位置: ROR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这一彝寨村民能歌善舞 才艺可撑起一场晚会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3-20

  这一彝寨村民能歌善舞 才艺可撑起一场晚会光看标题您可能也知道记者这篇文章要讲什么。只是好奇:这个村在哪儿?村民们都有些啥“技能包”?为什么会有这些“技能包”?真的可以撑起一场晚会吗?

  这个村叫糯黑村,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离镇上三四公里,开车五六分钟。村子建于明洪武年间,有600余年历史,共394户人家1562人,彝族人口超过99%,且都属于彝族撒尼支系。

  众所周知,彝家儿女能歌善舞,拿糯黑村村民来说,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情之所动、兴之所至,大伙都会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来云南旅游或工作,常会听到“彝家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如果你到糯黑村,这话定能得到印证。

  “我妈年轻时是村里青年舞蹈队的,平时就喜欢跳舞,我也跟着跳,越跳越喜欢。”36岁的村民王小燕小麦肤色,说话时情绪饱满,周身洋溢着快乐。

  正因彝家人骨子里流淌着能歌善舞的基因,因此在糯黑村,只要音乐响起,每个彝家人都能舞上一段。特别是遇节日庆典或农闲,大伙耐不住性子,多会穿上传统的彝族服饰,聚在村里广场,表演传统的撒尼舞蹈。

  所跳舞蹈中,以大三弦舞最为热闹。这是一种自弹自跳的民间传统集体舞蹈,以三步一踢脚为基本舞步,并按此队形变化舞步,老少皆宜。节日的时候,一群人围着篝火边唱边跳,非常热闹。就连村里小学的课间操,也带着彝家歌舞的元素。

  可在早年间,村民们日子不宽裕,整日把日头从东山背到西山,根本没时间没心思唱歌跳舞。这些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政策活了,村民们日子越来越好,有更多时间聚在一起唱歌打跳,并自发成立了十支歌舞表演队,含大三弦、小三弦、红歌乐团等类别,然后按年龄再细分。

  有了表演队,村里将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节日,丰富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不,今年春节,村里便自发组织了一场文艺表演。

  “广播通知后,村民们报名踊跃。演出时,本来打算一个上午弄完,但因为节目多,一直搞到天黑才结束,中午饭都没顾上吃。”糯黑村党总支李琳话里带着“怨气”,脸上却挂着笑。

  这场“村晚”,表演节目多达三十多个,表演人数超过300人,且演员均为糯黑村人。王小燕带着一群孩子不仅表演了彝族歌舞,还带着孩子跳了《剪刀石头布》《你笑起来真好看》。“提前好几天彩排,孩子们可认真了。”她忍不住夸赞起来。

  村里人能歌善舞的人多,村党总支“脸上有光”。“说真的,把我们村的表演队,撑一场3个小时的晚会绰绰有余。”李琳带着骄傲的表情说。

  因为能歌善舞的人多,糯黑村名声在外。“呈贡、晋宁、泸西、陆良等地办节,常邀我们的表演队去,大伙把民族文化传播了出去,也增进了各民族融合。”李琳说。

  与此同时,因为名声在外,不少村民常被邀请到各地表演,并获得一定报酬,进而吃上了“歌舞饭”。“石林风景区里就有不少我们村的人表演。”李琳介绍。

  这两年,借助县里推进全域旅游的契机,糯黑村围绕“美在生态、根在文化、富在产业”,将民族歌舞和农旅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村里不仅有小型的民族博物馆,还陆续开了几家农家乐和民宿。席间,游客吃着彝家特色菜,欣赏着彝家歌舞,且不时参与进去,氛围马上就起来了。”李琳说。

  文化传承,既有自觉性的一面,也有制度化的一面。这些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糯黑村将两者结合,默默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几年前,糯黑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获得了“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村里对彝族撒尼剧《圭山彩虹》《竹叶长青》《沙囡玛》重新编排,并请村民自导自演,擦亮村里文化品牌。

  王小燕就曾参与到《竹叶长青》的表演中,她觉得不够过瘾,每周五晚,她常约着村里的其他妇女,到镇上的广场和别的村寨“斗舞”,常常一去三四个小时,直到大伙都累瘫了才撤。

  因为群众参与度高,以至于每周五晚ror体育app官网登入,圭山镇广场上自发形成了一个民族歌舞的表演场地,不仅圭山镇,外乡镇、外县市,甚至外州市的民族歌舞爱好者都会慕名赶来,大伙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

  彝寨展新颜,振兴正当时。李琳说,接下来,糯黑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文化的根越扎越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