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ROR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迪庆州发展“庭院经济”典型案例——“院子”变“铺子”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3-29

  迪庆州发展“庭院经济”典型案例——“院子”变“铺子”迪庆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高原特色资源优势,但受囿于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难以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近年来,迪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宜工则工,探索发展了一批小而特、特而精的多类型庭院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致富路子,让农家“院子”变成了致富“铺子”。

  围绕全州认证的 129 个“三品一标”产品,加大种养产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打造了一批微禽园、微果园、微菜园、微兰园。例如,香格里拉市利用尼西鸡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品种的优势,引导组织 1000多户群众在自家院落开展尼西鸡养殖,年户均增收 2 万余元。德钦县利用地处世界公认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地理优势,家家开辟葡萄园、户户开设酿酒坊,占全县总户籍五分之一以上的 3000余户群众,户均增加可支配收入 30%以上,户年增收最高达 13万元。在维西县,利用当地糯山药是全国10 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之一的优势,扶持农户在自家田前屋后种植糯山药 6000 余亩,户均增收 6000 元;利用维西县是中国细叶莲瓣兰的原生地和主产地的优势,积极鼓励发展兰花庭院经济ror体育app官网登入,自去年以来交易总额超过 2亿元,年实现利润突破千万元,2000 余户8000 多群众从中受益。

  依托“香格里拉”旅游金字招牌指导农户开发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自家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田园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促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了一批美丽的精品庭院。例如,维西县塔城镇立足宜居的气候、优良的生态、多元的文化、便利的交通,发动全镇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和空地发展民宿、茶室、农家乐、加工坊等服务新业态,开发建设精品客栈和民宿 85 家,特色农家乐近 180 家,家庭式文化体验项目 12 个,实现了民房变民宿、资产变资源、村民变股民、田园变公园,“小村庄”变成了“大景区”,农户年均收入达7 万余元。当前,全州有像塔城这样的旅游示范村达 39 个,占全州总数的 20%,尼汝村、雨崩村等一批极具特色魅力的旅游村落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形成了“村村相异、户户不同”的特色庭院经济发展新局面。

  紧盯推进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标,根据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以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为目标,培育引导民间手工艺人等领办或创办一批传统工艺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了一批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例如,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的藏香制作和唐卡绘制技艺,传承人江参、春初兄妹在家中开设藏香作坊和唐卡画坊,经过多年发展壮大,家庭作坊已成为集藏香和唐卡文化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传承馆,开发出独具藏文化特色文创产品,实现年收入 900 多万元,带动村内59 名农户一同传承技艺并参与经营增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千百年来尼西乡汤堆小组家家户户一直保持着“香格里拉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的传统,当前伴随旅游发展,黑陶制品已从单一生活用品衍生到富有藏族文化特征的文创产品全村 102 户128 人制作黑陶,户均增收 3至5万元不等。作为藏族乐器“弦子”制作匠人的余春林,通过在家中开设弦子制作工坊,每把价格从 800 元至 3000 元不等,每年制作销售“弦子”近 200 把。目前,迪庆拥有各级非遗传统技艺项目 34 个、非遗传承人78 名,这些宝贵的财富散落在村村寨寨,通过“院子”变“铺子”,这些传统手工艺活了起来,实现“泥饭碗”到“金饭碗”的华丽蜕变。